“电商专供”不能成为劣质商品代名词

   2019-06-18 北京青年报640
核心提示:“电商专供”不能成为劣质商品代名词
 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价格廉价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价格是实体店的一半;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千元……眼下正值“618”电商大促,不少顾客反映,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产品的价格尽管廉价不少,但收到货后却与实体店有距离。据新华社报道,业内人士介绍,不少产品实为品牌的“电商专供”款。

“618”电商大促,各大电商途径、商家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气势。很多顾客的购买欲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网络购物车现已被逐渐填满,只等出手下单。但一些有经验的顾客却对电商、网购多了一份警觉心理,由于他们忧虑买到“电商专供”产品。所谓的“电商专供”,便是专门供应电商,经过网络销售的各种产品,这类产品在实体店是见不到、买不到的。

为避免线上线下两个途径的利润互搏,不少厂家出产专供电商途径销售的“专供款”,早已成为惯例。按理说,作为一种销售战略,这样做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当,但问题在于,在电商范畴,各大电商途径、各路网络商家之间更简单掀起价格战,顾客也更喜欢在各个途径和商家之间进行比价。为了在价格上取得竞赛优势,厂家就只能想方设法压低产品的出产成本,于是,“电商专供款”往往就成了价低质劣产品的代名词。

一些鞋服、箱包、家电、卫浴、纸品更成了“电商专供”的重灾区,简直让顾客防不胜防。更值得注意的是,“电商专供款”产品只需契合国家相关的出产标准,并不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所以难以经过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监管。换言之,“电商专供”产品的呈现,只是厂商的一种营销战略,即使或许对顾客的利益带来损害,但并不违法违规。

目前务实可行的做法,一是引导和督促出产厂家、商家经过各种方式对“电商专供”产品做出清晰的标识,充分满意顾客的知情权,以供顾客自己依据本身状况进行挑选。二是需要顾客秉持必要的消费理性,既不要被电商产品的低价眯了眼,也不要被各路电商一再掀起的价格战威胁进去无法自拔,买回一大堆价低质劣,价值不大的产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