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买买买成为一些家长“甜蜜的负担”

   2019-09-02 工人日报480
核心提示:开学买买买成为一些家长“甜蜜的负担”
       笔记本电脑5000元,手机2000元,衣物2000元,行李箱500元,准备生活费1万元……孩子本年考上大学的湖北籍家长肖先生的购物单上有一长串数字。

又到开学季,从大学到幼儿园,大到数百万元的学区房,小到几十元的教辅用品,为了给孩子创造条件,家长舍得花钱,商家们也瞅准了商机。一些家长无奈地说:开学“买买买”已成为“碎钞机”。专家呼吁,应避免过度消费,养成孩子彼此攀比的不良习气,要让开学经济转变成“经济”开学。

“老迈到了上学年龄,赶在本年挂号入学前买了一套学区房,花了150多万元。我和爱人是工薪阶层,多亏了家里老人支持。”兰州的苏先生说。

在很多城市,动辄几百万元的学区房成为许多家长开学买买买的“终极消费”。北京西城区的一家房产中介人员告诉记者,每年下半学期前,是学区房交易的高峰期,他们也会因此加大营销力度。

“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教育机会,舍得投入,乐意付出。”这位中介人员说。

相对于学区房这样的“大宗商品”,更常见的则是家长们为孩子购置电子产品、衣物等。一家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年的开学期间,无论是线上仍是线下,都会开展针对学生的促销活动。而事实上,这段时间也是这类产品的销售旺季。记者发现,北京的一些商场甚至推出了“持选取通知书或学生证打折”的活动。

“不要说大学,现在中小学生用手机的都不在少数。孩子们之间也难免会有攀比心理,而家长们‘尽力给孩子创造好条件’的心理实际上助长了这种攀比。”徐莎是北京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她发现,每年一开学,班上的学生聚在一起,常常评论暑假去哪里旅游了、新买了什么电子产品等论题,而这些又和家长的消费能力相关。

在教辅用品方面,一些家长在选购时,也表现出了“独到”之处。一支中性笔20多元,一支钢笔数百元……教辅市场上的进口品牌文具受到了家长欢迎。记者了解到,这些价格高昂的产品除了标榜自身的“高质量”外,还宣称“更环保”,不少家长就是冲着“更环保”的噱头去购买的。

实际上,开学买买买已成为不少家长的担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是个‘碎钞机’。”这是不少家长的共识。不过,要么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自己家孩子假如没有会自卑”,要么是“为了孩子,再大投入都值得”,这种开学买买买更像是家长们“甜美的担负”。

但是,有教育专家提醒,学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家长应该理性消费,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开学经济”容易繁殖攀比之风,学校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将正确消费观教育纳入进来,把“开学经济”变成“经济”开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