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天价违约金”1.8万?“天价靓号”问题待运营商解决

   2019-12-25 新京报280
核心提示:携号转网“天价违约金”1.8万?“天价靓号”问题待服务商解决
上月底,“携号转网”服务在全国正式上线。但在办理“携号转网”服务的过程中,围绕“靓号携转”的争议频频出现。近日,山西太原的杨先生在办理“携号转网”服务时就被告知,自己的手机号码存在有效期20年的靓号协议,要转出的话需要缴纳违约金1.8万余元。

对此,中国电信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解约的相关事项我公司将严格按照与用户签订的协议条款来执行,由于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不一,解约的具体情况需携带入网时的有效证件到营业厅现场咨询。”

事实上,在“携号转网”服务上线之前,有关“靓号”的问题就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国家不承认“靓号”的价值,但围绕“靓号”,运营商、用户和第三方企业一直在进行着博弈。后携转时代,“靓号”市场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国家不承认“靓号”价值,运营商“打擦边球”获利

新京报记者就杨先生遇到的问题联系了山西电信。山西电信方面表示,目前正在积极联系机主,协商解决。

“靓号”产生的背后,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己并非手机号码的“主人”,而是“租户”,正如此次事件中的杨先生。根据2003年颁布、2014年修订的《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码号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码号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简单地说,运营商是从国家那里‘整租’了许多号码,再‘转租’给每一个用户。”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因此,用户与运营商签订的协议,本质上是租赁协议,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也是明令禁止运营商买卖号码的。

付亮表示,在用户的眼里,不同的号码的“价值”当然是不一样的,这就产生了所谓的“靓号”。举例来说,尾号是“8888”的号码就很受追捧,有人甚至愿意花十多万元来获得一个这样的号码。“靓号”的对立面,则是一些不那么受欢迎的号码,运营商不得不采取搭配优惠套餐、送流量的办法吸引用户使用这些号码。付亮打比方说,就好像2块钱一斤批发了一堆苹果,按照苹果的品相,有的可以卖到5块钱一斤,但有的只能卖一块钱一斤。

在国家的禁令和用户的需求中间,运营商们形成了一个“变通”的做法:以承诺每月最低消费的方式替代一次性的“买卖”费用。在近期爆出的“靓号”争议中,运营商基本上都是采取了这种方式与用户签署的协议。据报道,山西电信客服在与杨先生沟通时表示,杨先生与中国电信签署的用户协议,并没有规定合约期限。之所以按照20年的合同期来计算,是因为《合同法》相关条款规定,租赁协议的最长有效期为20年,超过20年的部分无效。

然而,在郑州沃华律师事务所民事商事律师钱欧阳看来,由于国家不承认所谓的“靓号”,三大运营商在从国家获得号码的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其中的“靓号”而付出额外的成本,而在与用户进行交易时,运营商却要收取额外的费用,这显然有不合理之处。考虑到移动通信市场并不是完全开放竞争的,移动号码的使用既是个市场问题,也是个民生问题。

事实上,前述《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就已经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可以说,运营商要求“靓号”用户承诺低消的做法,是打了上述规定的擦边球。

“靓号携转”提前解约,引发运营商与用户利益碰撞

“靓号携转”提前解约问题,此前已多次见诸媒体。

与中国电信“严格按照与用户签订的协议条款来执行”的态度相似,中国移动方面在此前举办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如客户靓号协议已到期,用户可自由携出;如客户靓号协议未到期,且协议中明确了解约条款,按条款执行;如果客户协议未到期,且协议未明确解约条款,则根据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解除协议后即可办理携转。

钱欧阳表示,在双方签署了有效协议的前提下,用户确实有责任履行协议,如果要提前解约,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不过用户违约金的金额,并非一定是运营商所主张的数额。双方需要通过协商或者诉讼来达成一致。在此前发生的案例中,有运营商以合约金额的100%索赔,也有运营商以违约金额的30%索赔,在诉讼中,法院会根据用户对运营商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以确定赔偿金。

浙江晓得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文明也认为,从合同的角度来说,“靓号协议”属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其内容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反公序良俗,应当被认定为有效。不过,这类协议也确实存在不公平的地方。

首先,电信运营商的经济优势就决定了其在缔结合同过程中的优势谈判地位。通过签订长期合约,电信运营商锁定消费者长期的选择,使得消费者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要付出较高的电信资费,而运营商所需要付出的资源则相对较少。再者,该协议也有违市场竞争原则,运营商通过这种长期合约排除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服务的权利,从而减少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而这最终将会损害全体消费者的权益。

中国联通一位内部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靓号”协议剩余的年限没有用完,违约金算出来会是很高的。而这么高的违约金对于消费者群体来说,就可能在客观上形成了阻碍“携号转网”的行为。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确实不希望客户流失,尤其是用户带着价值含量很高的“靓号”流失到其他运营商去。

■ 聚焦

一个号码卖7万 运营商之外的“靓号”江湖

在网上,“靓号”早就成了一门庞大的生意。12月24日,新京报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靓号”这个关键词,前五个搜索结果都是第三方网站投放的广告。记者随机点进一个网站,里面的各类“靓号”可谓是琳琅满目。其中既有多位连号,也有各种高度定制生日号、情侣号等,开卡从100元到数万元不等。

记者选择了一个尾号“9999”的靓号进行了预约。随后,网站客服人员打来电话,告知该号码价格为七万多元。在电话中,记者询问了网站的号码来历和过户方式。对方表示,号码不同,所属也不同,有的是空号,购买者直接带着身份证实名登记后就可以办理,有的是已经开出来放在公司或者业务员名下,停机保号可以随时办理过户的。相比之下公司名下的更多些。有的号码是已经办理了“预登记”,随时办理随时就能登记。

12月1日开始生效的《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中,工信部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将携号转入用户视同为本网新入网用户,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有关规定,并确保携号转入用户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同等权利。”

“我们希望的是,携出有赔付,携入有低消。”此前,中国移动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在与新京报等媒体进行座谈时也表示,对于“携入有低消”,很多人不理解,但这个办法确实能够防范“贩号”行为。如果携入没有低消,“号贩子”或者一些摸透了规则的“靓号”用户就可以在缴纳一定违约金后,转入另一个运营商,再将号码进行私下交易。这将使得运营商掌握的“靓号”资源大大减少,而用户和第三方公司进行的私下交易将催生出一个新的、更大的“靓号市场”。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经过与工信部的协商,运营商最后还是以用户利益为重,接受了用户携入不能有低消的规定。

付亮认为,在国家不承认“靓号”和市场追捧“靓号”的矛盾下,有必要反思当下的“靓号”制度。不仅仅是运营商和用户要进行协商,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政策规范“靓号”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