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五分钟,拍照两小时 “假装健身”你中了几条?

   2020-01-03 北京青年报1040
核心提示:健身五分钟,拍照两小时 “假装健身”你中了几条?
健身五分钟,拍照两小时,能坚持去几次健身房似乎并不重要。下载了数十个健身APP,制订完腹部、大腿的减肥方案,它的使命也结束了。至于西蓝花、鸡胸肉、花椰菜的精彩摆盘加滤镜,也不过是为了向朋友圈证明,我在努力减肥。以上行为,你中了几条?

日前,“全国1亿人在假装健身”的话题登上热搜。原来是媒体根据《2019年运动消费数据报告》和公开数据测算,得出了这个结论,并不在少数的人,买了运动装备却很少运动,办了健身卡却很少去健身,称得上是“伪健身族”了。评论区里,“伪健身族”终于不再掩饰,直抒胸臆:“自律给我自由,但躺着给我快乐”“对我来说,起床已经是锻炼了”。

虽然2019年中国人消费更谨慎了,但与健身相关的预算却增加了。近日,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即使中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在放缓,但健身消费支出正增加。

报告将“健康生活理念升温”归为消费增长的第三大趋势,72%的城市消费者增加了健身相关的支出,其中运动鞋、运动服是消费支出增长最多的前十类商品。

身体健康焦虑、生活方式转变,是更多中国人愿意把钱花在健身上的原因之一。中国医学界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04年到2014年,中国的全身性肥胖率已经增长了2倍多,腹部肥胖的增长超过了50%。因为肥胖,中国人也正从面对传染疾病,逐渐转变为面对慢性病。

央视去年播出的相关纪录片中,也记录了3名分别因肥胖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心梗、妊娠期糖尿病的受访者,肥胖也被描述为“万病之源”。因此,在面对“不敢看体检报告”“90后惜命指南”的引导下,更多人表现出了愿为健身买单的意愿。

但是光办卡不健身似乎也在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催生出了“脑补式健身”的新名词:“办了健身卡,买了一堆运动装备,每天躺着幻想自己挥汗如雨,身材变好的场景,但几乎没怎么去过健身房的一种健身方式。”同时,也需要看到的风险是,健身房跑路的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更有甚者通过销售预付卡空手套白狼,如果卖得好就把店开起来,如果卖得不好,直接卷款跑路。有媒体报道,行业内甚至有人推销一项“特殊业务”:教健身房经营者如何“规避”闭店带来的法律责任,最终金蝉脱壳。2019年,健身服务的投诉已成消费类投诉的重灾区。

此外,定义健康理念成了品牌新的杀手锏。比如,针对更多人看营养成分表,新上市主打“健康”的低卡饮料也能在一片红海饮料市场中找到生存空间。而家用健身设备同样大行其道。去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发布的运动消费显示,跑步机销量增长超155%,瑜伽垫购买量超5400万,越来越多的人愿为“健身”买单。

不过,也是基于这些销售数据得出了4亿运动爱好者中有1.24亿的“伪健身族”的推算结论。例如,“伪健身族”家里的闲置物品里一定包括跑步机一类的产品。在讨论“该不该买椭圆机”的问题下,就有不少人建议还是买跑步机,理由是“闲置的椭圆机上挂不了太多东西”。可见,有了“健身”的意愿,更要理性消费,免得既没有得到效果,还白白损失了金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